王坪煤矸石电厂烟囱、锅炉基础出零米。
其中,对小矿井的重组、收购是在生产源头上对煤炭进行管理。但记者了解到,订货合同会议上的煤炭价格,仅是一个参考,最终的价格仍按照市场的情况确定。
覆巢之下焉有完卵?当行业整体下挫的时候,所有从业者将很难独善其身。中国煤炭行业第一个价格指数——环渤海煤炭指数或将给中国的煤炭定价体制带来深刻变革。因此,系统的煤炭指数还和股指一样具有价格发现功能,煤炭交易参与者由此还可以来预测未来价格,避免煤炭价格风险。记者曾从华润电力集团证实了这点。它的发布,是否被大多数人叫好?答案却是否定的。
电厂就会向国家发改委进行申请,通过对这些煤炭生产企业施压来降低煤炭价格。其对市场认知、反映的程度还需完善。山西的发展与煤炭紧密相连,息息相关。
不仅是燃料,更是原料。此外,我省的煤化工行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,技术水平不断提升,涌现出潞安煤基合成油、山西三维精细化工、山西合成橡胶集团的氯丁橡胶等示范项目,2009年全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%。要以循环经济模式实现清洁发展、安全发展、绿色发展,在用好煤上下足工夫,就地就近实现煤电、煤气、煤化工,让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价值。改革开放30年间,山西外送能源总量达到61.18亿吨标准煤,年均2亿吨标准煤左右。
山西作为煤炭资源大省,要实现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,必须以煤为基,多元发展。高强度的挖煤卖煤不仅形成了单一的产业结构,更造成了部分地区的资源枯竭。
山西经济发展主要靠工业,工业中煤、焦、冶、电四大支柱产业占80%,挖煤卖煤又占到其中的60%。这种产业模式造成了对煤炭资源的依赖症,且大多处于低层次、简单化的依赖,形成了一煤独大的现状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内涵式的增长,高度依赖煤炭的山西经济将难以为继。正如袁纯清书记所言,煤炭,不仅是能源资源,也是碳材料资源。
山西每年煤炭出省销量,占全国省际间煤炭净调出量的3/4。按照目前的产量,山西的煤炭资源很难有更大的规模扩张,煤炭依靠价格优势赢利的空间越来越小,边际效益呈递减趋势,作为初级产品的煤炭很难发挥更大的价值。要走好以煤为基,多元发展这条路子,就必须抓住机遇,迎接挑战,解决问题,弥补不足,并争取在短期内有跨越性的发展。此外,我省的煤化工行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,技术水平不断提升,涌现出潞安煤基合成油、山西三维精细化工、山西合成橡胶集团的氯丁橡胶等示范项目,2009年全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%。
分业来看,炼焦实质就是煤炭产业,冶金高度依赖焦炭,而晋电又以火电为主,对煤炭的依赖性极强。问题就是挑战,不足就是机遇。
由此可见,煤化工前景十分广阔。但凡要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这篇大文章,首先必须做好煤炭这篇老文章。
在山西不同的历史阶段,煤都是绕不开的结。近3年,山西煤炭年产量均在6亿吨以上。山西富煤产煤,资源占有得天独厚,这是山西的禀赋和优势。要顺应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趋势,全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,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,不断培育经济跨越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点。煤的价值有多大?以一千克标准煤为例,烧掉它,释放约7000大卡的热量。这些努力和业绩,无疑为以煤为基,多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山西的主导产业可以说都是与煤关联度极高的产业。我们高兴地看到,以煤为基,多元发展在我省已经具备一定的现实支撑。
三是以煤机制造为突破口,着力发展新兴产业。改革开放30年间,山西外送能源总量达到61.18亿吨标准煤,年均2亿吨标准煤左右。
高强度的挖煤卖煤不仅形成了单一的产业结构,更造成了部分地区的资源枯竭。去年以来,我省的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阶段性成果,矿井数量减少、规模扩大,企业主体也大大精减,预示着山西煤炭产业的规模化、集约化、机械化、信息化水平将得到显著提高。
二是推进煤化工产业规模化,做强、做精、做细煤化工。山西的发展与煤炭紧密相连,息息相关。这是基于山西省情的深刻认识和准确判断,这是山西煤炭产业发展的定弦之音,这是山西主导产业未来的发展之路。近来,省委书记袁纯清在调研中多次强调:煤炭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,它不仅是能源资源,也是碳材料资源,开发利用价值极其广阔。
要以循环经济模式实现清洁发展、安全发展、绿色发展,在用好煤上下足工夫,就地就近实现煤电、煤气、煤化工,让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价值。从我省的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出发,开辟山西特色的现代煤化工路径。
以煤为基,多元发展,需要突出重点,统筹兼顾。我们不能再囿于过去的眼界与认识,必须解放思想,开阔眼界,对煤炭进行深入全面的再认识,在认识上有一个质的飞跃。
但是,问题与不足也不容回避。如果说以前是要挖好煤,那么现在更重要的是要用好煤,即大力延长煤炭产业链,提升煤炭综合利用价值。
山西一煤独大,产业结构畸重难解,这是山西的现实和困境。山西作为煤炭资源大省,要实现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,必须以煤为基,多元发展。不是在煤炭的产能上,而是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工夫,以煤炭为基础、为原料,在煤炭产业的相关产业、延伸产业上有新的作为,培育具有战略性的新兴主导产业的多元崛起。要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,以煤兴产,以煤兴业,特别要用节能、节水、环保、低碳、清洁的方法,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,建设以煤为基的现代产业大省。
加上我省现有的资源优势、产业基础和龙头企业,经过精心培育,完全可以后来居上,抢占煤化工技术与市场的制高点。山西经济发展主要靠工业,工业中煤、焦、冶、电四大支柱产业占80%,挖煤卖煤又占到其中的60%。
这种产业模式造成了对煤炭资源的依赖症,且大多处于低层次、简单化的依赖,形成了一煤独大的现状。一是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,改造提升煤炭产业这个拳头产品。
现在,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加倍努力,奋起赶超。依托煤炭而非依赖煤炭,跳出煤炭而非放弃煤炭,传统产业改造提升,新兴产业做大做强――山西现代产业以煤为基、多元发展之路就在脚下。